刷爆朋友圈!卫星“悟空”的新发现有望改写物理课本,你知道吗,“悟空”之父竟是土生土长的泰州人……
近日,应家乡人民的邀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首席科学家常进返回家乡,做客“文化泰州系列讲坛”第143期百姓大学堂,为广大市民作《仰望星空》的科技主题报告。

常进,男,1966年7月出生,江苏泰兴人,江苏省泰兴中学1984届校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实验室主任、暗物质和空间天文研究部主任、探月天文应用分系统主任设计师、 863-703项目和973子项负责人。常进长期致力于空间天文探测技术和方法研究,参加了我国已完成的所有以卫星或飞船为平台的空间伽玛射线科学探测项目。

作为研究团队的“带头人”,
常进一直处于
忙得停不下来的状态。
但作为一个
从泰州走出去的科学家,
他始终心系家乡。
“今年年初就收到家乡的邀请,虽然很忙,但家乡有需要,我一定要来。”常进说。
在此之前,他曾走进母校泰兴中学,与学生们一起交流。虽然自己所钻研的领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比较“晦涩”,但他用最易懂的方式为家乡人民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提到常进,就不得不说他所领衔的团队发明的首个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前段时间,“悟空”可是刷爆了朋友圈!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30日凌晨2点,中国首颗探测暗物质粒子的卫星“悟空”传来重磅消息——“悟空”对高能电子能谱的精确观测发现了超出常规理论预期的新现象,可能和暗物质相关。这一开创性的发现,有望揭开暗物质的神秘面纱。

发现有望改变历史
在轨运行的前530天里,“悟空”共采集了约28亿高能宇宙射线。初始数据分别交由4个中外团队独立分析计算,最后得出一致结论:在1.4TeV处确实出现了异常现象。
这是近年来科学家离暗物质最近的一次发现。常进说,如果进一步研究确认与暗物质相关,人类就可以沿着“悟空”的脚步去找寻宇宙中的广袤未知,这将是一个超出想象的成就。
常进表示,计划在2018年年底公布“悟空”的第二批科研成果。他们正在持续收集数据,确证那个“尖峰”的精细结构,力求在粒子物理或天体物理领域有开创性发现。

知道多些
“悟空”是啥
“悟空”是中国首颗探测暗物质粒子的卫星,主要任务是通过高能电子能谱测量寻找空间暗物质粒子湮灭的证据。到目前为止,卫星在轨将近两年,所有的探测器性能和刚发射时一样,保持了100分的状态。

什么是暗物质?

暗物质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数量庞大,因此它的总质量很大,它们代表了宇宙中26%的物质含量,其中人类可见的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不到5%。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但它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
尽管暗物质不会发光、也不与光作用,普通光学观测也无法发现,不过当一对暗物质粒子偶然正碰的时候,会同时湮灭,可能会放出质子、电子及它们的反粒子、中微子和伽马射线。
换言之,如果能够精确测量到这些粒子的能谱,就可能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这也正是“悟空”探寻暗物质的理论基础。

为这位泰州走出去的科学大咖点赞~